为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协同各方育人资源下沉社区,丰富社区育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0月16日下午,学院“一站式”社区党建服务站邀请了艺术与科技系的系主任高一方老师和系副主任徐行老师,在学生社区北七、北八二楼红色讲堂开展以《四阶跃级赋能:产教融合视域下试点班成长之路》为主题的讲座。学院“一站式”社区党建服务站指导教师王玉珏和2025级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讲座开始前,王玉珏老师对艺术设计学院“三进社区”的系列活动的开展背景与主要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她指出,“专业导师进社区”作为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将专业教育资源延伸至学生生活空间,通过学业辅导、专业研习、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搭建常态化的成长支持平台。王老师强调,此项活动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与综合能力,更希望同学们以社区为依托,主动融入、积极实践,在温馨的社区环境中持续提升自我,实现全面发展。
讲座中,高一方老师围绕“产教融合”的核心,结合试点班人才培养实践,系统阐释了“四阶跃级赋能”体系的设计初衷与实践价值。她指出,该行业需求及学生成长规律打造的育人模式,旨在打破课堂与产业的壁垒,让学生在“学、练、做、创”中实现能力进阶。高老师详细拆解“四阶”内涵:第一阶为“基础筑基”,通过课程重构将行业标准融入基础教学,帮助学生夯实专业理论与技能根基;第二阶为“项目实践”,依托校企合作资源,引入真实产业项目,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方案设计、执行与优化,提升实战能力;第三阶为“岗位历练”,推荐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开展短期实习,熟悉行业工作流程与职场规范;第四阶为“创新孵化”,对有创业想法或优质项目的学生提供指导与资源支持,助力其将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
徐行老师在分享会上,以一系列生动的案例为起点,详细介绍了试点班学生们如何深入参与到企业的真实项目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通过这些鲜活的实践经验,向在场的学生们展示了产教融合对于专业成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徐老师特别强调了“四阶跃级赋能”体系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如何一步步地帮助学生们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他不仅分享了成功案例,还深入分析了这些案例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徐老师指出,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学生们能够直接面对行业需求,从而更快地适应未来职场的挑战,学生们在项目中不仅学会了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职场必备能力。
现场学生认真聆听、积极记录,大家围绕“专业学习与行业实践的衔接”、“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问题相互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不仅明晰了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学习路径,更激发了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动力,为未来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