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党员干部进社区”系列活动之一 ——党委召开第4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专题报告四

发布时间:2025-11-11作者:设置

为深入推进“三进社区”之“党员干部进社区”系列活动走深走实,引导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筑牢文化自信根基、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近日,专题报告四《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在一站式社区“红色讲堂”顺利开讲。本次活动于20251031日下午举行,由艺术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陆军主讲,第46期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学习。

在课堂上,陆军老师首先系统解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他指出,中华文脉绵延五千余年,历经七大关键发展阶段:上古殷商时期为文化孕育阶段,奠定了早期文明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奠基时期,儒家“仁礼中庸”、道家“道法自然”、墨家“兼爱非攻”等主流思想均在此孕育,确立了文化发展方向;秦汉时期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文化统一,构建起封建文化体系核心;魏晋隋唐时期呈现变异融合特征,玄学兴起、佛教传入与本土文化交融,造就了唐诗、书法等文化巅峰;宋元时期完成儒释道思想整合,以朱熹集注经典为标志实现文化定型;明清时期虽处衰落阶段,但启蒙思潮与西学东渐推动文化反思;进入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来复兴新阶段。这一脉络清晰展现了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从未中断”的鲜明特质。

围绕“为何要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核心命题,陆军老师从价值、人性、空间与历史四重维度进行了系统阐释。他指出,在价值层面,以“仁”为核心、由个人修身臻于“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构成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在人性层面,传统文化通过“诗书教化”、“孝悌引导”与“仁义涵养”,系统推动“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德性升华,为当代人格培育提供深厚滋养;在空间层面,“和而不同”的包容特质使其既能坚守文化主体性,又能融汇多元文明精华,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在历史层面,“守正创新”的传承机制让文化在动态发展中永葆活力,从“中体西用”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演进,正是其强大时代适应力的生动体现。

陆军老师特别指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传承实践,既是党引领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青年肩负的使命担当。作为青年中的先进力量,入党积极分子更应深刻体认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课后,学员们一致表示深受启发,认为此次党课让“文化传承”从抽象理念转化为具体认知。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主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在学习与生活中自觉践行文化使命,以实际行动助力文脉赓续,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