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艺术与科技的交融中,传统陶瓷工艺正焕发出崭新的活力。艺术设计学院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陶瓷模具创新设计课程作品展,这是一次传统与现代、手工与数字技术深度对话的盛会。本次展览由艺术与科技专业精心筹备,于 11 月 24 日至 28 日在艺术设计学院展厅内举行。

这是一场汇聚创意与匠心的展览,学生们以陶瓷为载体,将传统工艺与数字制造技术巧妙融合。这些作品不仅是对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更是创新思维的生动展现,它们在火与土的交融中诞生,承载着学生们对器物语言的独特探索。
我们诚挚邀请每一位观众走进展厅,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见证传统工艺在数字时代的新生。在这里,将看到学生们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如何将古老的陶瓷工艺与前沿的数字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场精彩绝伦的展览,共同领略陶瓷模具创新设计的无限可能。
课程简介
《陶瓷模具创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融合传统工艺与数字制造技术,以造型设计与制作为核心,通过项目制学习,引导学生从概念构思到实物成型,培养创新思维与数字化实践能力。
课程主线为“设计引领技术,传统对话未来”。学生从设计草图开始,转化为具体形态,再完善设计细节,提升造型能力和美学素养。在数字化建模环节,学习三维建模软件,将二维方案转化为数字模型,深入理解形态结构,通过3D打印快速原型验证。
课程特色是传统与现代深度融合。学生将3D打印原型转化为石膏模具,学习翻模技巧与材料特性。在注浆成型阶段,实践泥料与模具的相互作用,理解传统工艺精髓。修坯过程考验耐心与技艺,施釉与烧制环节探索釉料配方与烧成工艺,完成从“泥土”到“陶瓷”的质变。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完整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建立传统工艺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的系统思维,为未来在器物创新等领域奠定基础,实现手技艺传承与创新思维孵化,找到属于自己的器物语言。
授课老师
杨锋:讲师,中级工艺美术师,上海市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会员,主要负责陶瓷产品设计基础,陶瓷模具创新设计及陶瓷造型与装饰方向等课程。
学习心得
在《陶瓷模具创新设计》课程中,同学们系统掌握了从创意构思到实物成型的完整陶瓷制作流程,深刻体会到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的魅力,领悟到“设计引领技术,传统对话未来”的内涵。同学们在创作中勇于尝试,如设计萌态企鹅、寓意吉祥的瓷马、章鱼、海星、贝壳等多元造型,不仅注重形态的生动性,更在釉色上大胆创新,突破常规,使作品在窑火中呈现出独特的质感与视觉效果。
通过亲手实践,大家理解了泥浆配比、模具分型、脱模控制等工艺细节对最终成品的关键影响,并在反复调整中提升了解决开裂、釉面不均等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培养了大家耐心、专注与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正如钱祉烨同学说的那样:“这门课不仅让我掌握了一门手艺,更磨砺了我的心性,让我懂得了沉静与坚持的力量。它告诉我,美好的事物,值得用心和时间去等待。”付宇帆同学也受益匪浅:“通过反复打磨模具、修正误差,我学会了用耐心与细致对待每一个细节。石膏模具是陶瓷艺术的“隐形骨架”,既要传承手工技艺的温度,也要接纳现代技术的高效,为未来的陶瓷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令人深刻感受到“手随心动”的造物之美与传统工艺的当代生命力。
展览展示





















